睡眠醫學二十之對抗睡魔三十年
最近一位前輩轉介了一位六十多歲的陳先生[假名]來作睡眠測試[Polysomnography],但他的病徵有點奇特--一向個子瘦削且沒有重大慢性疾病,但從二三十歲開始就出現異常的日間嗜睡,但陳生卻不以為意,從未尋求專業意見。奈何近年他的情況日益嚴重,向我求診時,他的嗜睡情度竟達Epworth Sleepiness Scale
23/24!!。有一次陳先生在竹戰中突然睡著,嚇得「雀友」們以為他受刺激過度暈了甚或中了風,急急把他送院急救。醫院為陳生作了非常詳盡的檢查,包括腦部電腦掃描、腦電圖[EEG] 等等,但也找不出何病因由。陳生在門診有幸遇見了這位前輩同業,前輩覺得他的嗜睡情況有別於一般睡眠窒息症,因此想盡快給他作睡眠測試。但病人在公立醫院輪候睡眠測試,平均要等候72個星期,所以陳生在家人的催促下到私院尋求協助。
細問之下,陳先生有一持續奇異情況--每當他剛入睡便會出現一些視覺幻像,每每見到某些事及人物在睡房中出現,但事後陳太卻肯定這些人和事從未出現過,這可不尋常呢! 再追問他可有睡眠癱瘓俗稱夢魘[被鬼壓] 的情況,陳生終於想起多年前發生過好幾次。「異常的日間嗜睡」加「入睡時有幻像」再加「夢魘」難免不令人懷欵陳生患上渴(嗜)睡症/發作性嗜睡病[narcolepsy] 。不過六十多歲的人士才患上渴睡症實在太罕有了! 但回想後其實他的病徵源自二三十歲,只是他習以為常吧。渴睡症正正典型是在二三十歲間發作的,男士與女士的風險大至相同[1] 。陳生有明顯不能自制的渴睡問題[irresistible
sleep attack]、入睡時有幻像[hypnagogic hallucination] 及夢魘[sleep paralysis] ,但卻沒有猝倒症 [Cataplexy]? 那又附合渴睡症的診斷嗎? 猝倒症指肌張力突然下降,可能為局部的(涉及有限的肌群,如颌肌和頭肌)或全身的(突然跌倒,不能移動或講話),意識卻完全清晰,發作常因情感亢奮而誘發。但醫學界早已察覺到某些渴睡症病人沒有這典型的猝倒症,因而對傳統的診斷指引作出修訂[2],實在只有一成病人集合以上四種病徵[3]。
那麼睡眠測試[PSG] 對診斷渴睡症[Narcolepsy] 有何用途? PSG主要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日間嗜睡疾病的可能性,亦可評估病人睡眠的質和量。如果發現病人異常早進入眨眼睡眠期間(REM sleep)[ 如少於十五分鐘] ,那亦是一個旁證支持渴睡症的可能性[2]。診斷渴睡症的黃金標準是多次入睡潛伏時間測試(Multiple
sleep latency test , MSLT),此項檢查乃在測試病人白天的嗜睡程度。有些病人患抱怨每天想睡覺,到底是真的想睡或者只是全身疲倦感、缺乏動力、無精打采,此項檢查能提供一個客觀的臨床證據。檢查方法為讓病人有一晚充足的睡眠,在起床一個半小時後,開始讓病人每隔2個小時,連續4至5次,每次20分鐘左右,嘗試睡覺,並且記錄每次睡著的時間,然後求其平均值,以判定其嗜睡程度。平均的睡眠潛伏時間大於10分鐘為正常。發作性睡病(narcolepsy)的病人,常小於5分鐘。
由於腦科疾病也可能使中年或老年人出現渴睡症的病徵[4],所以我安排了陳生進行腦部磁力共震檢查,幸好並未發現重大異常。繼而也替他做了睡眠測試,檢查顯示完全沒有任何睡眠窒息症的蹟像,睡眠潛伏時間[sleep onset latency]的確較短[少於八分鐘],但他的睡眠發作性快眼運動期 [REM Sleep onset
latency] 卻未如典型渴睡症般短[少於十五分鐘]。那麼看來陳先生必須進行MSLT了,這特別測試才能進一步查出他是否患上渴睡症,我隨即轉介他到大學醫院再進一步檢查。
渴(嗜)睡症/發作性嗜睡病[narcolepsy] 在香港並不常見,中文大學精神科榮教授於1994[5]及2000年[6] 發表了此病本土的初步研究,發現所有病人都擁有HLA DR2遺傳基因的。治療方案包括良好睡眠集慣--穩定及充足睡眠[7],定時每日兩至三次小睡,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[1,8]。但藥物治療才是重點[9-10],不過最好還是交給神科醫生處理吧!
陳先生對抗了睡魔三十年,真是難委了他!
Reference:
1.
Overeem S et al. Sleep Med
Clin 2012;7(2):263-81
2.
Christian R Baumann et al.
Sleep 2014;37(6) :1035-1042
3.
Morrish E King MA et al.
Sleep Med 2004;5(1):37-41
4.
Gbolagade Snmaila Akintomide
et al.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2011:7;507-518
5.
YK WING et al. Aust NZ J Med
1994;24;304-6
6.
YK WING et al. Journal of
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0;49:355-361
7.
Quinnell TG et al. Clin Med
2011;11[3]:282-6
8.
Krahn LE et al. J Clin Sleep
Med 2015;11(3):335
9.
Vivien C Abad et al. Nature
and science of sleep 2017:9;39-57
10. Jackie Bhattarai et al. Sleep Sci 2017;10(1):19-27
**為保障個人私隱及達到教育效果,因此文中案例可能由真實及/或虛構病例改編而成***